2020年1月22日《四川日报》07版
自明朝延续至今的泸州老窖1573生产车间。
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。
白酒是泸州的支柱产业,也是泸州的优势产业。近年来,泸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,着力打造“千亿级白酒产业”和“千亿白酒产业园区”,加快建设“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和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”,实现了泸酒品质更优更好、品牌更响更亮、产业发展成群成链的发展变化和趋势。
2019年11月6日,白酒行业迎来大事件—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,“白酒生产线”移出限制类轻工业目录,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。这标志着,困扰白酒行业发展14年的“紧箍咒”正式解除,优势白酒产区迎来了历史性新机遇。这一年,泸州白酒营业收入预计实现910亿元,同比增长13%。
因势而谋、应势而动。跨越千亿产业在即,泸州抢抓政策调整新机遇,强化政策引导,守正创新,品质为王,守住绿水青山酿美酒,着力做大规模、做优品质、做响品牌,高质量打造“中国白酒·泸州产区”。□安昕 林夕 肖婷/文 牟科/图
行业政策调整
白酒产业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
2019年12月9日,“深化中国白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”在泸州举行,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、秘书长宋书玉在论坛上表示,白酒产业政策调整,并不意味着全国酒业会遍地开花,对于泸州之类的优势产区,挑战和机遇并存,挑战包括真正的市场挑战、真正的竞争挑战、真正的生存挑战,机遇包括好酒的机遇、酒庄的机遇、产业链的机遇。
时不我待!泸州酒业早已蓄势待发。新《目录》刚刚实施,2020年元旦后第一个工作日,泸州召开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,明确提出要抢抓白酒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机遇,推动全市白酒产业新一轮发展,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。
早在2018年12月1日,《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》(简称《条例》)就开始实施,从政策上更好地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,促进泸州白酒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
2019年12月28日,泸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,抢抓白酒产业政策调整新机遇,强化政策引导,旗帜鲜明支持纯粮固态酿造,着力做大规模、做优品质、做响品牌,高质量打造“中国白酒·泸州产区”。
从赤水河畔的郎酒庄园,到长江之滨的国窖生产车间;从全产业链的酒业园区,到扎根镇街的“小巨人”“规上企业”……每家白酒企业都开足马力,为实现白酒生产开门红而努力。
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内,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线项目完成调试,满负荷运转每小时可以包装12000瓶。这条国产全自动生产线,是目前白酒行业内最完整、盒装生产线速度最快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,能完成自动卸垛、自动洗灌封、自动装盒和装箱、自动码垛。2019年,仅国窖1573单品销售收入预计突破百亿元大关。
在古蔺县二郎镇,郎酒庄园天宝峰及黄金坝陶坛酒库、吴家沟1.7万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,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;郎酒泸州浓酱兼香基地已经部分投粮生产,全部投产后,将达到年产10万吨。2019年,郎酒销售收入预计达120亿元。
2017年,经四川省委、省政府同意,泸州市出资控股组建了大型综合性国有企业——川酒集团,整合全省优质基酒生产企业,在泸州、宜宾、成都建立了单粮浓香型基地、酱香型基地、多粮浓香型基地。目前,已同200多家酒类企业达成战略合作,让部分濒临停产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。2019年,川酒集团预计实现营收200亿元,其中酒业营收27.9亿元。
三溪、仙潭、玉蝉“三朵小金花”在战略部署、市场布局等方面作出调整,擦亮昔日“部省双优”品牌,从基酒销售转型品牌包装,用老品牌拓宽新渠道,升级品牌品质架构。
泸州白酒产区优势是独有的,而发展机遇是可共享的。赤水河左岸的古蔺茅溪镇,与贵州茅台镇一衣带水,全国最后一片优质酱酒“黄金圈”待字闺中,6800多亩酿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,可实现年产优质酱酒6.1万吨,初步估算年产值可达500亿元。业外资本纷纷瞄准白酒领域,绿地集团、佳乐集团等抢滩布局泸州酒业。2020年,泸州将包装1000亿元以上的白酒项目。
做大规模、做优品质、做响品牌
高质量打造“中国白酒泸州产区”
近年来,白酒产业“马太效应”日趋明显,白酒消费向龙头企业集中、向品牌企业集中、向原产地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。龙头企业越做越强,腰部酒企支撑不断夯实,泸州已形成白酒生产企业梯队式发展格局。
酒城泸州,独特的气候、水源、土壤不可复制,是酿酒微生物繁衍的天堂。作为产区龙头企业,泸州老窖通过品牌战略调整,强力清理收缩尊龙凯时官方网址的旗下品牌,探索以“国窖1573”和“泸州老窖”为主打的“双品牌、三品系、五大单品”的新品牌体系战略,确立了覆盖高、中、低端市场的五大单品。郎酒通过“一树三花”的品牌定位,青花郎、郎牌特曲、歪嘴郎“三军出击”,形成满足不同市场、不同酒品、不同香型的互补态势。川酒集团充分发挥“川酒甲天下”的影响力,从供应链管理、金融服务、科技研发、生产管理、品牌推广、渠道建设等方面入手,搭建起酒类企业发展的“共享服务平台”,致力于成为中国优质的基酒生产供应商、中国优秀的国优品牌整合商、中国优异的酒类产品经销商,走上大型酒企差异化发展之路,正发展成为泸州白酒业的第三极。
目前,泸州全市规模以上酒企123家,已形成了泸州老窖、郎酒、川酒为龙头,三溪、仙潭、山村、华明等“小巨人”、骨干企业为中坚力量,众多中小型酒类企业精耕细作的产区局面。2019年“四川省首届十朵小金花”评比中,泸州白酒品牌三溪、玉蝉、仙潭从28家参评酒企中脱颖而出,云集专业人才,传承酿造技艺薪火,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泸州白酒“金字塔”的基础坚实。
点菜下酒,一企一策。位于泸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的汉唐酒业生产车间内,228口窖池即将投粮生产。汉唐酒业是泸县通过“大招商、招大商”引进的重点工程项目,正规划建设一个集白酒生产销售、科技研发、旅游观光、博览为一体的新型白酒产业园,建成后将拥有窖池6000口,年产纯粮原酒3万吨,年产值实现40亿元。
2019年,泸州全市新建涉酒类重点项目44个,总投资477.53亿元。项目支撑让泸州产区做大规模、做优品质、做响品牌的底气更足。泸州响亮地提出,以经济区理念发展白酒产业,与遵义、宜宾协同,构建以产区品牌为核心、企业品牌为支撑、园区品牌为载体、原酒品牌为基础的国内特色、世界知名产业品牌的“航母级战斗群”,形成龙头引领、品牌集聚的“中国白酒·泸州产区”核心区,让泸州产区成为中国优质白酒原产地的“代名词”。
延长白酒产业链
深化一二三产联动发展
白酒行业已经进入新的“黄金发展期”,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,除了充分发挥好泸州原产地优势,坚持品质为王、守正创新,坚持纯粮固态酿造外,还需从诸多环节齐发力形成合力。
“一把高粱进园区,一瓶白酒出园区。”位于泸州市黄舣镇的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,是全国规模大、产业链齐全、功能配套完善的酒业集中发展区之一。目前,园区入驻企业252家,涵盖原粮、酿造、储存、灌装、包材、智能、物流、会展、旅游、金融等酒业全产业链。
原粮种植是白酒酿造第一要素。多年来,泸州坚持发展国家质检总局、农业部双地理标志产品“泸州糯红高粱”,为泸酒提供优质的原粮支撑。
12月26日,泸州市召开2019年酿酒高粱产业总结会。数据显示,2019年高粱产量较上年增加1.4万吨,种植面积、总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。高粱增播增收,为泸州发展“千亿白酒产业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12月27日,叙永县向林镇,泸州春晚分会场在中国沈酒庄火热上演。一个月前,中国沈酒庄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,其首创的“酒庄旅游 体验消费 社交消费 精准扶贫 互联网 ”全产业链模式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独特的酒庄文化。
这只是泸州实施“白酒 大健康”“白酒 文旅”等“白酒 ”战略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泸州依托白酒产业,构建郎酒庄园、中国酒城·长江生态旅游带、邻玉白酒小镇、大渡茶酒小镇等为代表的“名酒·名园”“名酒·名镇”“酒镇·酒庄”特色发展模式,深化一二三产联动发展。
此外,泸州还进一步深化“白酒 大数据”“白酒 人工智能”,打造白酒智能智造园区;不断做实国家酒检中心、国家包材检测中心、国家固态酿造中心,以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等“三中心一平台”优势,升级横向拓展产业功能。
从原粮种植到白酒酿造,从传统工艺到智能终端,再到如今质量追溯体系……泸州酒业已具备产业结构调整的“天时”,产区优势的“地利”,做大做强做优的“人和”,把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,泸州酒业跨越千亿指日可待。